查看原文
其他

资政|今天的中国怎么处理思想问题?

2017-08-11 任剑涛 领导文萃

人们心中都在探问:中华民族未来会走向哪里?

有人提倡回到中国古典传统,尤其是儒家传统。有人认为,中华民族向西方寻找先进真理的历程远未终结,还需要谦虚地谋求深度现代转型进路。我们怎么去解答这样的问题,以便敞开中华民族发展的广阔天地?

原因在于,人只能在生存的基础上才可能思想。凌厉的思想旅程和原创的思想锋芒,不可能由一个饥肠辘辘的民族展现出来。但问题在于,物质丰裕了,思想并不自动跟随。思想的贫困极有可能与物质的丰裕突兀相伴。为此,需要另辟话题,审视思想对民族发展的独特价值。

哲学让民族深沉思考

革命导师恩格斯曾经讲,一个落后的民族,也可以演奏思想的第一小提琴。注意,他所指的落后民族,就是德国。19世纪的德国在物质世界、社会政治发展方面,是全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之一。来自法国的征服、囿于君主专制,让德国的现代转变异常困难。德国古典哲学家登上德国历史舞台的时候,德国人正处在殖民统治的悲壮情景中,一个思想家要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不仅要面对专制国王的压力,而且要面对法军驻扎者的压力。思想之难,可想而知。

在如此深重的民族灾难面前,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并没有畏缩,而是在民族的悲壮处境中,展开自由的哲学旅程,成为欧美思想界的第一小提琴手。德国古典哲学,让落后民族发现了表达自己民族思想的独特方式,让民族更为深沉,使思想更臻成熟。尽管这是不得已采取的思想表达形式,但确实发挥了促使民族深沉思考、不至肤浅抱怨的巨大作用。

今天,中华民族反省自己民族的健全发展,思索自己对人类应担的使命,亟需广泛而深沉的哲学思索。就国家状态而言,中国绝对超越了德国古典哲学家们的国家悲剧处境。他们着力筹划的,是如何用哲学来增强民族的自信心,挽德国于狂澜既倒之际;我们已经挣脱民族的生存危机,但谋划民族的健全发展,更需要如履薄冰的审慎。任何浮浅乐观之论,都会误导中华民族。

以求真精神解答问题

一个民族必须具有思想活力,它才具有思想穿透力;也必须具有思想穿透力,才能够透悟民族的众生,面对琐碎的日常生活,实际遭遇到了怎样的思想难题。区分思想与激情、思想与学术、活的思想与死的思想,以求真精神解答真实问题,才能给民族前行提供足够精神动力。

一切真正活的思想,一定是活在当下的思想。当下的国人,要能够承接得住历史厚重的思想遗产,同时穿透现实世界的迷雾,直抵现象世界的根柢,才能以活泼的思想呈现活性的发展。一切历史上的活泼思想,深藏在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它靠活在当下的人来承接,并续写它的历史辉煌。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有无比辉煌的思想创造,如果没有活在当下的人承接这种活的思想,并且发扬光大的话,活的传统思想就变成毫无活力的历史陈迹,变成美国著名汉学家列文森所说的“博物馆里的遗存”。对于它,人们尽可观赏,但它已经是“死的东西”。

只有当一个民族当下活着的成员能够承接得住自己古代先贤的思想遗产,并将之发扬光大,它的思想活力才足以引导当下活动者,继承历史、切近当下、不惧困境、重现辉煌。活的思想是引导民族前行的灯塔。

当下中国思想界,令人极为遗憾地出现“两个丧失”。

其一,丧失了创制宏大话语的热情和能力。1990年后,学术界认定宏大话语等于空虚、玄妙、无用、幻想。学者们最擅长的活,就是所谓文本解读:拿三五本书写一本书,三五十本书注解一本书,以此赢得人们“好有学问”的赞叹。这是我们民族思想能力退化的表现。深度转型的中国,需要宏大话语的创制。将近三十年前,中国走到了现代转型的十字路口。中国将以什么样现代的国家形态,出现在世人面前;又以什么样的方式,影响世界历史进程?

其二,丧失了深沉思想的冲动与热情。1990年以后,中国学界的精力大致放在学问的扎实程度和细微功夫上,这当然不能说不好,但以拒斥思想为前提条件,就令人担忧了。中国思想学术界的问题,并不是学界自责和被人自责的大而不当。而是同时呈现出可怕的双失状态:大而不实,小而不精。大的不实,是指学术界建构宏大话语的时候,搭建不起像样的思想体系。学术界提供不出一个让民族升华的价值观念,帮助解决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促使民族登顶世界思想巅峰。小而不精,是指埋首书斋、深耕字里行间的学术功夫,并没有精致到令人诚服的地步。学术界并没有因为提倡学术,而真正贡献让人感觉赏心悦目的学术精品。

思想者之乐,乐在思想的过程,乐在直达事务的本质,乐在穿透一个事务表现的满心喜悦。一个思想者,可能根本没有任何社会意图、政治目标。但这样的思想者却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活力,理论创制能力,以及挣脱当下束缚展望民族与认可未来的宏大视野。

思想者与国家的希望

对今天中国的深度改革与持续发展来讲,专业知识分子的作用不容小觑、非常紧要。科学家饶毅写过一篇文章,解释“中国为什么需要‘科学知识分子’”非常之棒。对今日中国而言,对精确知识的追求远未达到应有高度,社会公众甚至排斥科学知识。弥漫社会日常生活空间的迷信,证明中国的现代品质急需提高。这都需要专业知识分子以其精神的专业知识,指点社会公众,促使中国社会提升科学技术的认知水平,促进中国社会增强现代基因。

每个民族有思考能力的成员,需要把道义的责任放到自己的肩上,富有穿透力地展示不同意见。在今天,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需要全民族成员具有底线的思想能力,理性、开放、对话、选择,俾使全民族具备现代思想素质。

中华民族必须以自己民族成员的思想判断力,而不是学术知识的积累能力,直面当下处境,为民族未来理性谋划,为民族克服现实困难展开合作,为民族的人类担当进行共谋。就此而言,思想者越多,越能够让我们民族迈过现代化门槛,打破以物质实力提升判断民族是否崛起的思想迷思,以民族的现代综合素质提升,自主且顽强地推动可持续发展,进入承担人类使命,尽到一个伟大民族对人类应尽的责任。

(摘自《组工文萃》2017年第二期)

 稿件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推荐阅读 


观点|资政|仕态|为政|笔记|哲思

读史|人物|域外|管理|品读|言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